当前位置: 首页>老城门>历史钩沉>探秘眉山码头•岷江篇

探秘眉山码头•岷江篇⑨|汉阳码头:受好运青睐的岷江天然水码头

来源: 责任编辑:蒋萍 2019年07月25 10:44:22


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青神县汉阳码头是岷江水系上为数不多的天然水码头,在陆路交通落后的古代,它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和繁荣。哪知风云变幻,随着陆路交通的兴起,岷江水运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汉阳的繁华也不见了踪影。


当繁华落尽,汉阳没有怨天尤人,它敢于用最质朴的姿态面见世人,在经历了一二十年的冷遇之后,人们再次审视汉阳,发现它风采依旧。就在汉阳重新焕发生机之时,历史再一次给了汉阳一个惊喜——承载着四川人通江达海梦的岷江航电工程眉山段的首个航电工程落户在汉阳。本期,就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进汉阳码头,探寻它一直受到好运青睐的原因吧!



640.jpg

汉阳民居。巨源摄


沧桑老街见证昔日繁华

岷江出成都之后一泻千里,可到了汉阳镇,原本平静而宽阔的岷江,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受江水冲击,折身塑造了一个三面环水的弧形平坝。这一块平坝或许对于大自然来说,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作品,对于汉阳人来说却是不可多得恩赐,正是拥有了这一块天然的平坝,千百年来,汉阳成为了岷江水系上一个重要的水码头。


汉阳古镇。


“城南四十里,通嘉定府乐山县要路。”据《青神县志》记载,古时陆路交通不畅,汉阳是上达成都眉山下达乐山宜宾重庆的中转站,是扼守青神岷江水路要冲的咽喉地带,是青神县最富盛名的码头之一,形成了上下船只货物贸易的一个商埠;也因为处于两市地三县九乡的地域中心,汉阳自古商家云集,热闹繁华。留下了“穷青神,富汉阳,想方打条刘家场。”的俗语。


最盛时,汉阳坝每天有上千只货船停靠,桅帆林立,相连数里,蔚为壮观。白天白帆点点,舟楫不断,人来人往,充斥着各种吆喝声、贩卖声,货物常年堆积如山:晚上远道而来的货船停靠在岷江边,劳累了一天的船工和纤夫们就在汉阳镇吃饭歇息。大量的货物与人流涌进汉阳,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一座经济活跃的商业集镇由此逐渐形成。


汉阳的繁华也给周边的乡镇带去了福音,周边的人民不仅可以在汉阳买到生活所需,还可以将火把柴、稻米、油料、杂粮、生丝、茶叶、土烟等土特产品,从这里运销出去赚钱养家。当然,还有不少人看准了汉阳的商机,他们在这里摆摊设点,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研究汉阳历史30多年的黄洪清对过去汉阳古镇的繁华景象依旧记忆犹新,他至今记得,商贩们把集市一直摆到了宽阔的河坝里,每当夕阳躲进玉屏山时,那些南来北往的货船便依次停泊在码头,再陆续地点起一盏盏灯火,把渡口白天的热闹续写起来。


汉阳打渔船。


只可惜,20世纪90年代,随着陆路交通的逐渐完善,岷江水运优势不在,汉阳的繁华景象也逐渐消失了,只留下灰色古朴的小镇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八条古街组成“井”字形街衢、尘封的木板门、雕花镂边的吊脚楼、依稀可辨的封火墙,似乎在回放着一段历史的拷贝。虽然汉阳的繁华景象已经不见了踪影,但地处青神中心地带的汉阳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每逢赶场天,街上人声鼎沸,人流如梭,沿街摆满的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他们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其乐融融的画卷,也让人不禁联想古镇过去的热闹景象。




船行两岸尽览如画美景

对于汉阳的明天,汉阳人也曾经几多忧愁,就像世间所有过惯了养尊处优日子的人一样,要接受洗尽铅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让人庆幸的是,汉阳终究没有辜负上千年大自然的馈赠,很快以超强的心理承受力回归到本真养精蓄锐,等待合适的机会焕发新的活力。



汉阳老街


 时光嘀嗒嘀嗒流走,世间也变化万千,对于曾经依靠水运繁荣起来的古镇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早就失去了信心,任由古镇自生自灭;有的人对古镇抱着太多贪婪,将古镇改得面目全非。然而,汉阳人对大自然的恩赐,祖先留下的遗产怀着强烈的敬畏之心,他们不愿意破坏古镇,尽最大努力保护古镇,所以,在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厚的今天,汉阳古镇不仅得以较为全面的保留下来,甚至还保留了像手工秤制作这样流传千年的技艺。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汉阳来说也是一样,经过了二十多年等待和沉淀,汉阳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那些想要短暂离开乐山的人来说,汉阳不失为一个可以让人静心的地方。”一个周末,乐山《三江都市报》的记者陈新带着十多天骑行爱好者来到汉阳古镇,原生态的汉阳让他们感到十分惊喜,美景、美食更让他们流连忘返,所以,喜欢分享的陈新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向乐山人民推荐汉阳的一切。其实,对于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土构建的城市中的人来说,最渴望的就能到自然的换环境中寻找自我,而那些承载了我们祖先世世代代生活缩影的古镇自然是绝佳去处,人们能在这里找到过去的影子,慰藉一颗颗浮躁的心。


在人们转变旅游观念的大背景下,风韵依旧的汉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旅游。相信很多人来到汉阳之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为汉阳的美不只在于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镇,还在于这一方秀丽的山水。古往今来,独特的汉阳山水,不知陶醉了多少诗人,汉阳的美让仅仅在此路过一次,住宿一晚的宋代诗人陆游,终身念念不忘: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


很多人都在寻找汉阳的最佳观景点,想要将这汉阳的美景尽收眼底,其实最美的观景点不在别处,仍旧在这岷江之上。在汉阳渡口工作了30多年的老船工程建忠曾无数次穿行在岷江两岸,当他看到清幽幽、湛蓝蓝的江水把山的黛绿描画在水墨世界里,他也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当中了,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和他欣赏这如画的美景。


程建忠最期待的就是人们能和他一起分享汉阳的美色



通江达海梦从这里开始

 也许,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汉阳在新时代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已是人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结局,可是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怪,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人最大的惊喜。


虽然,随着陆路交通的逐渐改善,延续了上千年繁华的岷江黄金水道整体走向衰退。但眉山人乃至整个四川人都没有忘记岷江水运曾经的辉煌,忘不了水运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投资省、污染等优点,更忘不了这条黄金水道对天府之国的繁盛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让这条沉寂多年的黄金水道,重新焕发生机。


岷江汉阳航电抬高了上游的水位


200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向沿江城市提出做好开发岷江航电的前期工作准备,两年后,地处岷江中游的青神县,作为沿江城市之一,被四川省政府列入岷江航电工程的实施计划。充分利用岷江水资源,重新打造黄金水道,一直是沿江人的梦想。而汉阳航电工程的建设,正是为此迈出的第一步。


岷江航电青神段的第一站就选择在汉阳开建。衰也此地,兴也此地。历史仿佛轮回一般,岷江航电枢纽工程的上马,让曾经在汉阳镇的开始衰落的黄金水道,又重新在汉阳继续开始它光辉而伟大的进程。岷江汉阳航电工程是以航运为主、以电养航,兼顾灌溉、防洪、供水、旅游等综合水资源开发。岷江航电建成后,岷江从乐山至宜宾段的这162公里的航道标准将设计为四级,可常年容纳2艘500吨级船舶并行同行,将有效弥补成都经济区水运短板。


2015年1月,三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岷江汉阳航电枢纽工程全面建成,更标志着四川人民离“通江达海”的愿望越来越近。



来源:东坡文化网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