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乐诗文>不止读书

登黄鹤楼记

来源:眉山日报 责任编辑:熊莉 2020年11月18 08:54:27

timg (4).jpg

(图片来源网络)

  □王姣

  到武汉,黄鹤楼是必须要去的。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后,武汉又站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抗疫物资的援助,还是解封后竞相购买小龙虾,都体现着全国上下对武汉的不离不弃。为报答这份情谊,如今武汉很多景点都实行门票免费,其中就包括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AAAAA级景区的黄鹤楼。但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因此需要网上预约。去参观的人很多,稍晚些,门票就被抢订一空。

  进楼前,排队测温、扫健康码、查身份证,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

  宝铜顶,矗立于楼前约200米处。它是清同治七年重建的黄鹤楼的顶子,十几年后楼毁时仅遗此物。此顶似乎便是黄鹤楼命运的缩影。黄鹤楼是三国时东吴用于军事的瞭望楼,千多年来几度被毁,屡废屡建。今日所见黄鹤楼,是1985年6月复建的,位于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之巅,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

  黄鹤楼共五层,每层有不同的主题。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唐宋大家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均在三楼大厅的绣像画中得以展示。令我感到惊喜的,是看到了苏轼的作品《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苏轼著有《与李公择十七首》,李公择为其好友。本诗虚实结合,讲述了一个饥饿无眠的守关老兵,在夜晚遇见三位神仙的奇妙经历,最后发出“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真可怜”的叹息。诗文意味深长,颇有禅意,据说还给后来者朱熹以启发。朱熹在淳熙十年(1183)于大隐屏峰下构筑武夷精舍,讲学著述,吟诗论文,《武夷棹歌》有言“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能看到苏诗:“黄鹤楼前月满川”“鸡鸣月落风驭还”的影子。

  登顶黄鹤楼,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极目楚天,武汉之大气大势尽收眼底:龟蛇相望,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长江大桥车水马龙,京广铁路长龙奔腾,晴川饭店人头攒动,眼前一派生机,好一个大江大湖大武汉!

  黄鹤楼,作为武汉的城市名片,在唐代中期就已成为时人“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所在,但命途多舛,仅明清两代就被毁七次,重建和维修了十次。抚今追昔,感叹不已:黄鹤楼见证了多少沧桑!

  黄鹤虽去,斯楼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