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东坡文化>景苏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来源: 责任编辑:熊莉 2020年01月15 19:21:48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每每读到苏轼的这首《定风波》,每每念及“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心底下便有一种超脱、豁达的感觉。这是苏轼的人格和境界的一种写照,这也是对很多后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启迪。

  苏轼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经几起几落、饱经坎坷和磨难。从年少时候便身负盛名,到卷入新旧两党之争,再到“乌台诗案”,从被皇太后的仰慕和赏识,到连续几次的贬谪,直到最后被贬到海南儋州。

  如果没有一种宠辱不惊和超然物外的胸怀,恐怕苏轼早就郁郁寡欢、郁闷而终,而世上就再没有苏东坡,也没有了宋代旷绝古今的词坛领袖。

timg (1)_副本.jpg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是一个不卑屈于庙堂,又不离弃人世,无论面对何种生活,都依然显得无比多情与自适,而安然若素、充满诗意地寓居于各个贬谪地的苏东坡,是一个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苏东坡。

  在词里,我恍然看到了一个寄情于山水间的悠然的灵魂,风也罢,雨也罢,都不过是自然的骚动;烟也罢,雨也罢,都似乎是眼前浮动的流云。烟雨蒙蒙中,一袭蓑衣、一叶孤舟、一根钓竿,便胜却名利无数;红尘滚滚中,一处宁静、一本诗书、一杯香茗,便有说不出的神清气爽。那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人的另一个世界。而那蓑烟雨,掩去了喧嚣,掩去了浮沉,眼睛深处,只有那飘缥缈渺的世界,只有那若即若离的情愫,只有那依旧流淌在世间的氤氲和宁静。在那样的的情景中,人很容易物我两忘、宠辱不惊,无喜也无悲,无阴也无晴。

  人是一种很容易被现实所左右的动物。得意时,马蹄飞扬,豪情万丈,王霸天下,舍我其谁;失意时,呼天怨地、悲天悯人、精神萎靡、郁郁殇殇。

  经常,乐极生悲的事情在不断上演;经常,从高峰跌落的剧本在不断重复;经常,那些怀才不遇的悲情依然在继续;经常,那些自甘堕落的故事依旧在令人唏嘘。

  其实,人生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悲也好、喜也罢,哀也好、乐也罢,都是人生的必不可少的成分;红的也好,绿的也好,青蓝橙紫都是人生调色板上必不可少的成分。

  也许,你太过在意了悲,便失去了喜;你太过得意,便容易招致失意;你太在意了红,也许会失去绿;你太过在意一片树叶,也许就会失去整片森林。

  累了的时候,让自己好好歇一歇;热闹过了的时候,让自己好好静一静;碰到流言蜚语的时候,让子弹再飞一会;步子迈得过大的时候,不妨让自己停一停。也许,那就是人生最好的调和剂,也是人生最好的中和反应;也许那就是任我们平生的那一蓑烟雨,也许那就是我们内心渴盼的一种淡然、超然和宁静。

  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