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爱阅读>时代前沿>《品中国神童》

《品中国神童》连载——项橐(2)

来源: 责任编辑:刘寅 2018年04月09 15:07:09

  项橐一天天长大,长得眉清目秀,通体润泽,可爱极了。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长了一颗无师自通、聪慧过人的脑袋。要知道,他生长的环境,只是一个乱石富裕的山沟沟,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大老粗。

  看来,神童投胎,并不嫌贫爱富,只是选择书香门第或是豪门贵族,偏僻之地的普通农家也在遴选之列。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不少神童身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项橐也不例外,他从小便好奇,喜欢仰观头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地上的山岳河流,遇事尤其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年夏天,项橐见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随即便有大雨倾盆而下,便问父亲:“这天上为何要闪电打雷?”

  父亲按老一辈的说法,答道:“闪电是天老爷在为天后娘娘照明,而打雷是他在轰劈坏人和妖怪哩。”

  项橐反问道:“那冬天为何没有电闪雷鸣呢?难道坏人和妖怪只是夏天有,冬天就没有吗?”

  父亲瞠目结舌,再也回答不上来了。

  一日,项橐的舅舅来他们家作客,晚上大家一起在院子里纳凉。是夜天空晴朗,繁星满天,舅舅便逗项橐说:“橐儿,都说你聪慧过人,那你说说,这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星呢?”

  项橐不假思索地迅速答道:“跟地上的人一样多。”舅舅无语。接着,项橐又反问舅舅道:“那舅舅你说,你头上有多少根头发?”

  “跟你头上的一样多,不信你数数呀!”舅舅狡黠地答道,企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项橐毫不相让,大声道:“行,那舅舅你如果把头发拔下来,我就数。”惹得在座一家人哈哈大笑。

  项橐不仅聪慧,而且很有计谋,总能在关键时刻逢凶化吉,解危除难。

  一日中午,他正在自家门口玩,忽然听见鸡群咯咯惊叫,大鸡小鸡四处乱窜。他仰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雕正在天上盘旋,还不时翻上覆下,想要抓一只正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的老母鸡当午餐。项橐见状,急中生智,一边用左手拢住老母鸡,一边用右手紧紧扳弯一根腊树条,只见他一条腿蜷着,一条腿跪着,一动不动地盯着头上那只有恃无恐的老雕。当老雕再次俯冲下来,就要飞临头顶,项橐已经看得清老雕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了,他才右手轻轻一松,腊树条飞快弹出去,只听扑哧一声闷响,老雕被打得羽毛纷飞,带伤急忙返回天上,再也不敢奢想它的免费午餐了。

  还有一次,一位官员路过袁家庄,他对项橐的聪明才智早有所耳闻,便想亲自会会这位神童。中午时分,官员来到项橐家,以人马皆饿为由,请求项家接待。

  项橐家虽非大富人家,父母却是忠厚之人,平时十分好客,也不时接济危难之人。见来者是官员,二话没说便先找了草料喂马,然后又客气地问官员想吃点什么。

  官员一屁股坐上桌道:“面食米饭都行,但要二十样菜下饭。”

  这下可把项橐父母给难住了,就算把家里能吃的全都翻出来,也无论如何拼不出二十样菜。

  正在为难时,项橐从外面玩耍回来了,见父母面有难色,便问是怎么回事。父母讲明原委后,项橐眉头一皱,笑道:“这有何难?”于是对母亲说:“给他烙个大饼,再用大蒜和酱拌生、熟两盘韭菜,就行了。”

  父母皆不解,项橐对母亲说:“你只管照我说的去做,不会错的。”

  不一会儿,一张烙饼,大蒜和酱拌的生、熟两盘韭菜,便放在了官员的面前。

  官员见了大惊失色,半天说不出话来,把项橐叫来施礼道:“果真是个天降神童啊,老夫先前多有失礼,惭愧惭愧!”

  父母忙问项橐是何原因?项橐这才笑道:“生韭熟韭,二韭(九)一十八,再加上大蒜和酱,不正好二十样菜吗?”

  中国古代最早的神童,大多与神灵有关系,人们总爱在他们身上附会些“奇慧神力”的东西,项橐也是这样。下面这则故事,明显是后人对他的“神化”,且与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的《渔夫和魔鬼》大同小异。

  且说这项橐从小就勤思好问,常常思考些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大事,琢磨些世间万物何来何去的奇事。一日,他突然问母亲:“这世上为什么会有人?我这个人,又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起初没有回答,待项橐反复追问后,才笑嘻嘻地说:“你呀,是你父亲打渔从凉汪里打捞上来,用鱼篼背回来的。”项橐听了,虽不大相信,却对凉汪有了兴趣,产生了想去看看的冲动。

  凉汪是一条河的名称,离袁家庄五六里,发源于圣公山前,因河水冬暖夏凉而得名。

  夏天的一个中午,项橐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凫水顺流而下来到凉汪,刚上岸,便遭遇了一件怪事。只见一位老渔翁,正与一个张牙咧嘴的怪物大声争吵。那怪物模样像一条水牛,长着一只独角,两眼闪着凶光,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几个小伙伴见状,都浑身打怵,纷纷往后退。

  项橐没有害怕,他走上前去想弄个明白,便问老渔翁是怎么回事?

  老渔翁气喘吁吁地说:“孩子,你来得正好……你来评评理。”然后,便慢慢说道:“刚才我向河里撒网打鱼,不想鱼没捕到,却捞起一个小葫芦,口子塞了木塞,上面系着一根黄绫符。我有些好奇,便解开黄绫,拔出木塞,想看看里面装了些啥东西?没料到,葫芦里突然钻出个小东西,在地上一打滚就变成了这个大怪物,二话不说,张口就要吃我。”

  老渔翁越说越激动,“孩子你评评理,我把他从河里捞上来,又把他从葫芦里放出来,他不但不感恩,还要吃我,这……”

  那怪物听了,阴阳怪气的说:“我被玉皇大帝关在这里上千年了,现在又饿又渴,出来第一个遇见你,不吃你吃谁?”

  项橐转了转眼睛,对老渔翁说:“老爷爷,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一大把年纪,还在骗我们这些小孩,你说说看,他那么大一个身躯,怎么装得进这小葫芦里呢?”

  老渔翁急了,大声道:“我也弄不懂,不信你问他!”

  项橐便对那怪物说道:“你真是从小葫芦里出来的?”

  “那当然。”怪物不无自负地答道。

  “我不信,你如果真是能屈能伸,就再进这葫芦里让我们看看,如果真能钻进去,你不但可以吃掉这老人,连我们这些小孩也一并让你吃了。”项橐正经八百地说道。

  那怪物闻说非常高兴,也没多想,便把身子一点一点缩小,最后变成一条小泥鳅大小,忽地一声钻进了小葫芦里。

  说是迟,那是快,项橐一边赶紧把葫芦口用木塞塞紧,一边对老渔翁高喊道:“快把黄绫符给我!”老渔翁递过黄绫符,项橐迅速把它系在葫芦颈上,只听“扑通”一声,那怪物连同小葫芦一起,被项橐又扔进了凉汪河心里。

  老渔翁这才恍然大悟,紧紧拉住小项橐的手,感激他大智大勇救了他的性命。

  末了,项橐告诫大伙们:“今后,谁也不要碰这个小葫芦,让那孽种千年万年出不来,永世不得翻身。”

最多关注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