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看眉山>文化新闻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的诞生及影响

来源: 责任编辑:熊莉 2019年02月27 10:50:21

readimg.png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封面。

  踏入三苏祠大门,沿着中轴线一直往里走到一个古朴风格的文创精品馆,展馆内的显眼位置,一本本橘红色16开本图书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封面上的东坡《赤壁图》徐徐展开,烫金书名“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和眉山城市标志“东坡瓦当头像”分列封面正中和页眉。放眼望去,《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一书简洁、庄重而又不乏韵味,在周围众多的文创产品中格外显眼。

  “以前我读过一些苏东坡的诗词,非常喜欢,没想到来眉山旅游,还能在景点买到苏东坡的诗词集,东坡故里整理的诗词集,一定别有一番风味。”临市前来三苏祠游玩的王静被书中的精彩诗句吸引,当即购买了一本,决定带回家细细研读。

  据三苏祠博物馆经营管理部经理雷水莲介绍,《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一书在馆内共设有4个专门的销售点,首批进购卖了大半,销售火爆,购买群体主要为热爱东坡文化的外地游客。

readimg.jpg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在三苏祠的文创精品馆格外醒目。

  众所周知,苏轼是个诗词文赋全能的大文豪,现存诗歌2800多首、词340多首、文章4800多篇。眉山作为苏轼故里,如何能够让苏轼所遗留的优秀文化走近百姓、走进民间?如何让东坡文化能够被代代传承弘扬、源远流长?2018年2月,眉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全市苏学专家、作家等,着手策划为我市广大市民认识苏轼、了解苏轼作品编撰一本普及性读本。随即,《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一书应运而生,选目、撰稿、创作和编辑等工作相继拉开序幕。

  此书编委之一的刘川眉告诉记者,围绕普及东坡文化这个核心,该书的7名编委们从苏轼的海量作品中精心选取了100篇苏东坡耳熟能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成册,涵盖诗歌40首、词43首、文赋17篇,其中有18篇诗词文赋为苏轼描写家乡或间接描写家乡眉山的,如诗《和子由踏青》、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文《眉州远景楼记》等。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是本书区别于其他苏轼诗词选本的最大亮点。

  2018年8月,《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历时半年初步成型。随后,本书顾问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作审读初稿后,提出了22条审读意见;西南师大出版社责任编辑李郝强、责任校对张昊,反复编校达8次;本书编委们亦反复修改、校对、编排,并再次确定了诗、词、文赋各个部分的占比,充分保证了书的内容质量。 最终,该书于2018年12月经西南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readimg (1).jpg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受到群众大力欢迎。

  轻轻翻开《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一书,可以看到,每篇作品均设有“题解”、“注释”、“赏析”,部分作品设置了“故事”,讲明了作品类型、写作时间及背景等,并简要分析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部分作品后简要讲述了与该作品有关的故事。编委们对细节求全责备、对内容吹毛求疵,不仅能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还有利于增强选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今年初,《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一书一经发行,就在全市引起了巨大反响,全市市级、区县各部门机关干部、教师几乎人手一本。在城区,市图书馆、购书中心、新华文轩均、社区书屋等公益性图书馆均设立了专柜,柜台前常门庭若市,市民们捧书阅读,爱不释手。在乡镇,三下乡文化活动把一本本《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送到农家书屋、送到群众身边,忙于农活的村民们在闲暇时刻总会高声朗读背诵;在校园,全市大、中、小学内掀起了学习该书的高潮,师生齐诵经典,将东坡文化传承。

  东坡文化网记者 梁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