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老城门>文化拾遗

中岩山下生奇缘 唤鱼联姻传佳话(上)

来源: 责任编辑:任枫枫 2018年03月06 16:43:34

青年苏东坡和王弗雕塑。.jpg

                          青年苏东坡和王弗雕塑。

                          

苏东坡初恋的地方——青神中岩风景区.jpg

                          苏东坡初恋的地方——青神中岩风景区

中岩山下的传说

  1055年,18岁的苏轼迎娶将满16岁的王弗。王弗是青神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相传苏轼15岁时曾在王方门下念书,而在青神,也流传着关于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

  苏轼原本勤奋,且天资异于常人,他所展现的才学,令王方相当惊异。王方对苏轼自然关照有加,且私底下,他的目光总在细细打量这位青年才俊。

  求学期间,苏轼经常到书院附近的一个深潭观赏游鱼,且拍手唤鱼,鱼儿一听到掌声便浮水游跃。他想为这个美丽的地方还缺少一个美好的名字,便向老师述说了这个意愿。于是,王方便和当时中岩的主持和尚一起利用游春之机,召集当时县内外学识渊博的人拟为这汪碧池取名而举办投笺盛会。

 盛会当天,四方名士齐聚,文人纷纷投投笺,却都没有被中选,唯独苏轼投的 “唤鱼池”博得众人齐声喝彩。“唤鱼”,既新且雅,有声有色,连王方都大赞:妙哉!妙哉!恰逢这时,王方的爱女王弗也在家中题名“唤鱼池”,并将此写在红纸帖儿上,叫丫环送到会场。王方看到后不禁感叹:“简直是不谋而合,天作之合。”遂教人在山石上刻下“唤鱼池”三个大字。有了这段奇遇,苏轼与王弗互生情愫。

  青神的山岩里,有花名为“飞来凤”,也就是金雀花。王弗深爱这花儿,每到花开之际,便同丫鬟一道去采摘。行至“唤鱼池”,见苏轼立在池旁,王弗的心噗噗跳着,她隐在花丛里,远远望着意中人。哪知身旁的丫鬟使坏,故意嚷到:“小姐,您最爱的飞来凤在这儿呐!”苏轼转过头来,看着花丛中的王弗。王弗满脸通红,瞪了丫鬟一眼,赶紧跑开了。夜里,王弗临床梳妆,窗外突然飞来一束“飞来凤”。王弗探出身子追望,苏轼的背影逐渐远去,她手捧着“飞来凤”,满心欢喜……

  几年之后,王弗随夫君离乡进京,成为了苏轼必不可少的“贤内助”。王弗机敏,性格沉静,与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很像。苏轼性格刚烈,男子气十足,有王弗来冲冲他的烈性子,挺好。程夫人生前常叮嘱王弗:“独身在外,不可让苏轼由着性子来,以免惹出祸端。”王弗将程夫人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在凤翔,王弗便有一段“幕后听言”的佳话。苏轼豪爽,爱交朋友,且少有防人之心。客人哈哈笑,苏轼笑哈哈,唯王弗静静地立于屏后,细细地打量着每一位来客,待客散后,提醒苏轼要对那些风使舵之人有所戒备。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弗确实有先见之明,苏轼身边的朋友并不完全是好人,王弗对苏轼的忠告十分重要。“有识”二字,是古代对读书人的莫高评价,而苏轼用这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夫人,可见他对王弗是多么敬重。这样的故事被被苏轼记载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贤妻却不能长久厮守。苏轼与王弗只在一起生活了十年,年仅27岁的王弗染病去世,痴情的苏轼因此悲痛不已,亲自护送其灵柩安葬在母亲的坟墓旁边。为了表达对王弗的思念之情,苏轼的浪漫情绪大爆发,他前前后后一共在山上种下了三万多棵松树!并在十年后,苏轼在山东密州任太守时,夜中梦见亡妻,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一首千古爱情绝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一首千古爱情绝唱,在不同的年代一直广为传诵着,是文学史上众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当了解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之后,后人再读这首词时除了会“泪千行”, 也勉励了无数青年男女勇敢地追求美丽的爱情,与相爱之人携手共度一生。

                                                                               (实习生 骆卓娅  记者 张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