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儿
来源: 责任编辑:熊莉 2019年07月15 15:54:45
生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粒种子,可以温柔地躺在泥土里,也可以努力破土而出。从坚硬的泥土里长出花来,欣欣向荣,才是一种美好的存在。
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儿。
苏东坡一生可谓“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在政敌的打击之下,一次次被贬谪,被放逐,从北到南,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苦,宦海沉浮,命运无奈,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大赦归来时居然写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贬谪之地,流放之所,本是不堪回首的过去,却被他骄傲地说成人生的功业,因为他早已——
看淡是非悲喜 ,在当下的困局中脱身而出,生命放诸于远山长天,把所有跨不去的坎,都化作了人生的风景。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以62岁高龄被放逐到海南岛,要知道,在宋朝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刑罚。但是苏轼到了海南,却完全没有被贬的觉悟,他把海南当成自己的家乡。
海南地处蛮荒,文教不兴,在历史上从未有人科举及第,于是苏东坡身体力行,办教育、开学堂。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不远千里追到海南,跟随苏轼学习。
苏轼还把自己的文集在海南进行整理,饶有兴致和儿子一起抄书背书。在他离开海南不久,海南的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兴奋地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真正的智者,在绝境中也可以开出花来,不只是温暖自己,也能照亮别人。
生活是个结,解不开,就系成个花。苏轼用他的乐观与豁达,把崎岖坎坷的一生,活得洒脱而精彩。
苏轼被贬黄州时,曾与友人出游,路上遇雨,未带雨具,同行皆狼狈,独独苏轼浑然不觉,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不久,云收雨歇,东坡作词记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世事难料,生命中的大雨总是不期而至,倘若已身在雨中,不妨且歌且行。
来源:美文美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