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东坡诗词——“是处青山可藏骨”
来源: 责任编辑:刘寅 2018年03月13 16:10:33
徐州城的短暂温馨之后,苏轼便遭遇了乌台诗案。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打击,直接改变了他后半生的道路。乌台诗案祸从诗起,艺术的自觉倒成了小人们的把柄。苏轼在《新城道上》、《山村五绝》等诗作中,感于民生之艰而为百姓们叫苦,然后就被定罪了。
苏轼在狱中是有死的准备的。他藏了几枚金丹,一旦要被问斩就吞金了断。他深知小人们要接机除掉他,而他在狱中受的煎熬也印证了这一点。之前他与苏迈有约定,若送鱼就意味着难逃死罪,偏那送饭的人不知情,偶然送了条鱼来,直把苏轼推到死亡面前。
可以想象苏轼在当时是确信性命难保了。突然的死亡,常能把人逼到心乱如麻的地步,但苏轼反而平静,比他在狱中的其他时候都显得镇定。他夜里能睡得鼾声如雷,直教吏卒看不懂,而他写下的绝命诗,更是传世杰作。直面死亡,艺术仍在持续表达: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首诗没有一点激烈、亢奋的情绪,不过是寻常家语,却比任何呼天抢地的呐喊更为有力。生而无憾,死亦不惧,诗人并不为自己操心,所牵挂的唯有亲人。他把一家十口托付给弟弟,便能安静地去了。尽管这只是虚惊一场,但苏轼真切的死亡道路上依旧保持了豪迈的姿态,这样的精神力量唯能使人仰望。(刘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