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远景楼>东坡足迹考
东坡足迹考 CULTURE NEWS 更多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琼州别驾(下)  苏东坡62岁被贬琼州别驾,儋州安置。他无依无靠,尝尽苦头,可谓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但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几番周折,大起大落,贬迁数州,过惯了苦日子的他对儋州的境遇早已不以为意了。儋州是苏东坡为官历程的最后一站,苏东坡以罪臣之身开化儋州,咏唱儋州,为儋州千百年来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苦中作乐,更将华夏文明之光洒向宝岛海南,这位千年英雄,在最后的命途上,仍在闪耀着。
0
2018-09-05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琼州别驾(上)  儋州,即今儋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在宋代,儋州是比较落后荒凉的地方,被人称作“南荒”、“非人所居”。苏东坡再次被贬居到此地时,年已62岁且体弱多病,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又地处热带,毒蛇猛兽频频出没,还有瘴疠和疟疾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更令人心寒的是,苏东坡虽挂名“琼州别驾”,朝廷却三年不发俸禄,并下令凡是接济东坡的官员一律受到严惩,这对苏东坡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0
2018-09-05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流放岭南(下)  所谓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未雨绸缪替百姓考虑周全者乃是好官,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为民不清闲的好官。自来水工程建成后,苏东坡还是不放心,想到暴露于地面的二十来里长的竹管,难免会发生堵塞的问题,于是他又再次致函王仲敏,“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他担心时间长了,竹管会堵塞,到时候查找不出原因,只有全部毁掉重建。
0
2018-09-05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流放岭南(上)  哲宗绍圣元年(1094),北宋政坛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元祐党人的报复行动,苏东坡接连被贬,最终流放岭南,“责授建昌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岭南在当时属于边缘蛮荒之地,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年近六旬,这几乎等于判了他的“死刑”。然而东坡依然乐观泰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以罪臣之身,给惠州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后世有名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0
2018-09-05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扬州太守  苏东坡出知扬州,时值芍药盛开,当时任扬州通判的晁补元正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万花会”,其用意是对苏东坡这位文坛泰斗表示欢迎,同时也让新任太守借“万花会”露面,与民同乐。可苏东坡却不这样想,地方的父母官应当与老百姓忧乐相通。眼下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官府的陈前积欠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为官者怎能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呢?苏东坡长期在多个地方为官,深知民间疾苦。
0
2018-05-10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颍州太守  苏轼非常喜爱颍州西湖的迤逦风光,“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是他对古颍州西湖真实心情的写照。中国古代有36个西湖之说,名气大的有7个,而最为著名的当数杭州西湖和颍州西湖。千百年来,作为风景名胜,颍州西湖为天下游人所青睐,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苏东坡作为“颍州四贤”,对颍州百姓作了不少好事,为颍州西湖闻名于世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0
2018-05-10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戴罪黄州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东坡抵达黄州。在黄州期间,苏东坡生活简朴,厉行节约,艰难度日。他躬耕陇上,开荒辟地,修房造屋,走出了一条实践出真知的为官之路。同时,他在没有实权的情况下,仍心系黎民百姓,为百姓之事奔波劳顿,把自己仅有的积蓄捐给百姓。
0
2018-04-09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湖州惊变  眼见民生疾苦,苏东坡却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只得在诗中表达他的所思所想,然而,这些诗歌却成为东坡讥刺新法的“罪证”。《湖州谢上表》成为了这枚炸弹的导火索,东坡也在任湖州知州时被捕。这就是千古文字冤案“乌台诗案”,苏东坡不仅自己性命堪忧,还牵连了亲朋好友,遭受百般委屈的东坡甚至想以死作为了结,然而,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伟人,那必然是有超脱于常人之处。
0
2018-04-02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徐州知州(下)  苏东坡知州徐州期间,不仅留下许多诗词丰富了徐州文化,更留下不少文物古迹,为今天徐州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影响延续至今。苏东坡闲暇之余,喜欢饱览徐州的山水风物,如云龙山、桓山、百步洪、戏马台、台头寺、燕子楼……处处留有苏东坡登临凭吊的足迹。在游览的过程中,苏东坡不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还提出了要保护徐州名胜古迹的计划,以发展人文旅游资源。
0
2018-04-02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徐州知州(上)  熙宁十年四月,苏东坡由密州知州调任知徐州。在知徐州时期,苏轼勤于为民做事,屡次兴建工程,并亲允其中,乐此不疲,充分展示了苏轼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官政思想。正如文史专家田秉锷所说,“作为一个诗人,一位文学家,对于政务并非生而知之,在徐州的两年,苏东坡与百姓一起抗洪祈雨找煤……
0
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