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东坡文化>眉山苏轼>生于眉山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山

来源: 责任编辑:刘寅 2019年06月10 10:14:50

W020170818566775741534.JPG


  四川自古便是富饶之地,而成都平原更是沃野千里。百姓丰衣足食,比较安于现状,懒得翻过崇山峻岭,远走他乡求取功名,所以宋史说:“蜀人不好出仕。”

  宋代的眉山是州府所在地,是一座很有韵味儿的小城,人口过万。穿城三里三,绕城九里九,“三分住户七分田”,被源源不断的岷江水滋润着,很是肥沃。这里民风淳朴,民俗醇厚,人们不愁吃穿,自然也不愁玩。城里人家,便是穷一点的,家里也有藏书。门前屋后有庭院,种种花草怡情,闲时品上一杯盖碗茶,生活优哉游哉。苏轼《远景楼记》描绘了家乡的许多风俗。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抑制武人,重用文臣,并为读书人们广开门路,只要考中进士,便有官做,拿可观的俸禄。当时全国都刮起了一阵读书风,学风劲吹,吹遍了眉山小城。1024年,二十四岁的苏涣,也就是苏东坡的二伯父,考中了眉山第一个进士,此后两宋的百余年间,眉山出了八百多名进士,很可能超过成都。宋代的眉山,文化氛围挺好。唐代皇家题匾的“孙氏书楼”,藏书多达数万卷。青神县的中岩寺有苏轼的读书处。南宋大诗人陆游骑驴到眉山,更是惊叹:“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读书城。”眉山也是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在位四十多年的宋仁宗说:“天下读书人皆出眉山。”

  当时的蜀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就是说眉山孕育了三苏父子,把这片土地上的“营养”用光了,以至于草木枯萎。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不必计较真假。不过一方水土若能孕育出苏东坡这样的千古伟人,做一点“牺牲”倒也值。

  103718日,苏轼出生于眉山城西纱豰行苏家老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